对于辅导员来说
全力守护学生安全
责任重于泰山
在疫情防控的战斗中
宿舍楼、办公室、运动场……
电话、短信、微信、QQ群……
都成为了他们没有硝烟的“战场”
机械工程学院
徐莹
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,一直坚守岗位,以校为家,统筹协调学院防疫工作,冲击在抗击疫情前线,切实践行了党员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。疫情发生以来,徐书记经常深入宿舍、食堂,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学习上的困难。全校核酸检测前她晚上直接住在学校,与其他辅导员、学生干部共同探讨,将整个核酸检测过程安排妥当。她在与其他同事交流时说道:“疫情面前,情系学生健康,确保学生安全,辅导员责任重于泰山。”
“帆帆昨天夜里又吐了”,看到老妈给我发的微信,我的心里难过极了,女儿病了好几天了,我年纪挺大的时候生的她,她的体质不太好,到春天就容易感冒,每感冒必肺炎。确保连续核酸阴性,在咳得厉害,没法再拖的情况下,我带她去了医院。医生建议挂水,在得知我家里没有人手后,医生无奈地开了3天药。
我爸走后,妈妈就住到了我家,作为独女,我有责任帮她度过失去顶梁柱的难关。本来是应该享福的,但是又变成了操持的老妈子,特别是我爱人援疆后,妈妈全身心帮我照顾两个孩子。平时,我上班,孩子还没醒,下班,孩子已经吃过晚饭,早饭、晚饭、梳头、上下学,两个孩子生活基本都是她在照料。多少次,儿子对着我叫外婆,女儿对着她叫妈妈。身边人跟我说,不能让我妈这么累,但是我没有办法。对于她,我只有感激。对于我,她只有付出,从无怨言。
这次疫情后,我在家里的时间明显更少了,在接连有同事被管控封控之后,我更加意识到肩上的责任之重,我必须顶上。家里的妈妈已经近70岁,还有个五年级、淘气叛逆的儿子,支气管肺炎发作、娇气的女儿。我怎么放心得下?我不停地接打电话,常州形势的变化,我妈妈也意识到形势并不乐观,她坚定地说:“你去学校吧,不要有顾虑,家里有我”。于是,我深夜赶往学校,在往日车流穿梭、但此刻异常冷清的高架上,我眼含热泪。到了学校门口,看着排队进校门一盏盏闪烁的车灯,我深受感动,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
学校有8000多学生,确保他们周全是我们最大的责任,网格化管理、党员志愿者、青年突击队,每个学院、部门都在想最大办法织就安全网守护每一位学生,当下,疫情防控是我们最大责任,守护好校园安全是第一要务。特殊时刻,没有爸爸妈妈、没有儿子女儿,只有老师、只有党员。我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,有老师在,你们放心!有党员在,你们放心!
对于老妈,我还是感谢,她扛起家里的一切,成为我坚强的后盾。对于孩子,我只有愧疚,这一周,我没有管过儿子的作业,没有给孩子们做过一顿饭。此刻,我只想,在疫情之后,能亲亲我的帆帆,给儿子吼吼作业,为他们做顿饭,毕竟,我还是有几个拿手菜的。
高超
第一时间报名参与了学校核酸检测志愿服务队,身穿防护服,扫码登记,发放检查管,整场核酸检测过程不能休息。“这个工作量我在报名时就料到了,我就是想尽一份力。”高超说。
李明达
作为刚入校工作一年的新进辅导员,不断向其他资深辅导员看齐,积累工作经验,始终以践行立德树人为己任。他时刻关注疫情动态,与学生共同学习疫情核心知识要点,耐心为有疑惑同学答疑,他告诉学生:“磨难压不垮,奋起正当时。”疫情发生以来,第一时间召开学生干部网络视频会议,向他们强调了:“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,告诫大家要有底线意识。”他带领学院青年突击队,深入宿舍、食堂,及时了解同学的在校情况,维护校园秩序,充分发挥党员、入党积极分子、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,为打好高校防控防疫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杨晨、张雨、秦希云
三朵铿锵玫瑰充分发扬巾帼不让须眉的战斗精神,从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、关爱弱势群体、组织学生参加核酸检测、积极到食堂担任志愿者等方面,用行动证明抗疫不分男女,柔肩亦担重任的道理。
邵冬基
他充分发挥处理数据的特长,将各种各类防疫数据、信息,第一时间汇总、分析、共享,为更高效的开展抗疫工作,提供了“眼睛”的作用。
信息工程学院
刘飞
“春天已经到来,疫情终将去。让我们同心战疫,共同守护春天。”
他像每一个坚守在岗的学工人一样迅速行动起来,全面摸排班级学生各类信息,统计疫情区域学生及途经疫情区域,摸排学院各班每日住宿情况,逐一确认、定时汇报,做到信息统计全覆盖和无遗漏,协助学校、学院掌握学生情况,确保学生信息统计“一个都不能少”。他还在食堂门口站岗,监督学生正确佩戴口罩,测量学生体温,提醒学生保持一米间隔等,为学校疫情防控贡献力量。
创意设计学院
宗怡
“能安心在学校疫情防疫一线工作,最想感谢的就是自己的家人。无论是平时的工作,还是目前的状态,家里老人都会把孩子照顾的很好,让我没有后顾之忧。”
19日晚开完会,布置好明天核酸检测工作后回到家。刚吃完饭,就接到通知,没有多想,立即收拾好行李箱,和孩子简单说明原因,赶在小区封门之前出发前往学校。“和我一样‘冲’出小区的学院领导、辅导员还有很多。有的小区车库已封,车都没来得及开出来。”
吕姿璇
时常面对着不同的数据而仔细斟酌,关心关爱到不同的学生群体,通过各种方式为同学们答疑解惑。深入宿舍与学生交流学习和课余生活;与参加专转本考试的校外学生联系,询问目前所在地,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;与顶岗实习学生沟通,关心他们的工作、身体情况,核酸检测情况,提醒同学们注意防护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地理位置、检测每一位学生的体温,确保每一个学生的轨迹,似乎“每一个”成为了我们的工作常态。做学生工作的有一个共同的习惯,一天24小时手机不敢离身。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时期,洗个澡、烧个饭有时都能幻听手机在响,就怕错过了工作群的消息或者学生的信息。食堂吃饭、走在路上马不停蹄的在回复学生消息的人,那一定就是辅导员了,但这正是体现担当的关键时候,我们责无旁贷,全力以赴。
疫情面前,舍小家、顾大家
成为每个辅导员不二且不悔的选择
正是因为有无数如他们这样的普通人
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坚守岗位,克服困难
这场战争一定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
彼时,我们也会微笑着彼此奔赴!
(供稿:陈翼; 编辑:孙晓瑨;审核:翁煜)